在中國的沿海地區,智能電網方興未艾。位于浙江的小城海鹽縣已經宣布,12.7萬用電客戶即將全部更換完智能電表,海鹽成為中國第一個“準智能電網城”;天津市已開始為全市417萬戶居民免費換裝智能電表……
2009年5月,國家電網公司(下稱國家電網)對外宣稱,中國要建設“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,各級電網協調發展,具有信息化、自動化、互動化特征”的“堅強智能電網”。
在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,國務院總理溫家寶8次提及電力問題,明確表示“要加強智能電網建設”,這被業界廣泛理解為智能電網已經被提升為國家戰略。
搶跑“智網”
隨著智能電網項目招標和建設工作的推進,地方政府和企業的投資熱情一步步高漲;智能電網正在帶動上下游產業形成龐大的“智網產業鏈”3萬億以上。
在接受媒體記者專訪時,國家電網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:未來10年里,智能電網預計年均投資約3000億元。而在業內專家看來,國家電網的投入資金將拉動十倍乃至百倍的資金跟進。
“智能電網建設將成為未來5~1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超級引擎。”中科院首席能源專家武建東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“其投資拉動效應將使GDP每年至少因此增加一個百分點。”